
鞏義市仁源水處理材料廠
聯系人:孫經理
手機:15838253283(微信同號)
電話:0371-66557686
郵箱:1813885391@qq.com
地址:河南省鞏義市工業園區
堿式氯化鋁BAC生產廠家重磅3天偷排污水3.9萬噸,罰款50萬?千畝酸性滲坑,罰30萬?
源頭堿式氯化鋁廠家,工廠與銷售一體化,跳過中間商,堿式氯化鋁BAC哪家好,看好仁源水處理藥劑廠家,直面黑色聚合氯化鋁,堿式氯化鋁哪家好,關注仁源水處理藥劑,2018年最新堿式氯化鋁價格詳詢撥打:15838253283(微信同號)。
一、3天偷排污水3.9萬噸,污水處理廠僅被罰款50萬
7月27日,河南省南陽市跨鎮平縣、鄧州市河流——趙河發生水體污染事件。記者從南陽市環境保護局獲悉,初步判定污染源位于鎮平縣趙河支流淇河流域,鎮平縣污水處理中心北廠3天直排污水3.9萬噸。
據南陽市環境保護局通報,8月1日,鎮平縣環保局在對該縣污水處理中心北廠調查時發現,該廠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在設計日處理能力3萬噸的情況下,未向環保主管部門申請,私自減少進水量,7月25日至27日分別將約1.7萬噸、1.4萬噸、0.8萬噸未經處理的污水,通過溢流口直接排入西三里河,并匯入淇河。

據通報,針對該違法行為,鎮平縣環保局已現場調查取證,依法依規進行行政處罰,同時將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在事發8天之后,鎮平縣委宣傳部于8月4日向大河報發來了《鎮平縣人民政府關于鎮平縣污水處理中心不正常運行水污染處理設施問題處理情況通報》。
該通報說,7月25日至27日,鎮平縣污水處理廠不正常運行污水處理設施,將部分未經處理的城鎮污水通過溢流口直接排入西三里河,并匯入淇河。對此,鎮平縣委、縣政府立即責令相關部門進行調查,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和追責。
1、鎮平縣環境保護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責任主體鎮平縣污水處理中心處以50萬元罰款,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對負有直接責任的管理人員進行調查處理,并給予行政拘留7日處罰。
2、鎮平縣紀委、監委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對鎮平縣污水處理中心負責人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縣建設局負有管理責任的分管領導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對縣建設局局長進行誡勉談話。對縣環境保護局負有監督責任人員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對縣環保局分管領導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對縣環境保護局局長進行誡勉談話。對淇河鄉級河長進行責任約談。
該通報說,目前,縣政府已責令縣污水處理中心立即進行整改,全面維護檢查各類處理設施,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按照設計要求正常運行,污水處理穩定達標。同時,要求相關部門和河長加強對淇河巡查管理,增加巡查頻次,確保淇河水環境質量達標。
此前,跨鎮平縣、鄧州市河流——趙河發生水體污染事件后,南陽市環保局8月2日通報說,初步判定污染源位于鎮平縣趙河支流淇河流域的鎮平縣污水處理中心北廠,該廠7月25日起3天直排含工業廢水的污水3.9萬噸。
二、山東驚現數千畝酸性“滲坑”,當地環保局稱已處罰30萬
據經濟視野網記者報道,山東龍威集團溴素廠提溴后的鹵水通過廠區西南側溝渠排放到約3公里占地近幾千畝的“滲坑”里,該大坑未做任何防滲漏處理。
山東龍威集團溴素廠2005年辦理的環評報告,至今未驗收,目前該溴素廠從鍋爐的更換到提溴后鹵水的流向等均已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新的環評正在辦理中,然而生產卻仍在繼續。提溴后廢水直排約三公里外數千畝“滲坑”,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局稱“滲坑”為 “鹵庫”。

面積碩大的污水坑
資料顯示,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95年8月,位于中國山東半島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 2010年4月正式獲批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最大的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山東龍威集團溴素廠就坐落在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區內。
7月25日,記者在山東龍威集團溴素廠看到該廠正在生產,提溴后的鹵水通過廠區西南側溝渠排放到約3公里占地近幾千畝的“滲坑”里,該大坑未做任何防滲漏處理。記者現場從排污口用精密試紙檢測水的pH值約為4.5,呈酸性。

溴素廠排污口
7月26日,濱海經濟開發區環保局袁姓工作人員在龍威集團溴素廠排水現場告訴記者,龍威集團溴素廠有環評手續,正常生產,排放水的坑是“鹵庫”,不需要做防滲漏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現場龍威集團溴素廠的胡(音)廠長告訴記者,管委會下的文件停產一個多月了,今天早上才開始試設備生產。至于排放提溴后鹵水的大坑,胡廠長未做解釋。
據了解,溴素類生產企業,所排水為提溴后鹵水。生產工藝為將地下抽取的鹵水,進行酸化和氯氣氧化后,采用空氣吹出酸法制取溴素,提溴后的鹵水pH約在3一5之間。其依據是國家發改委《全國制鹽工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第十六條內容:“注重清潔生產和節能生產,海鹽區推行苦鹵綜合利用、鹽田生物技術應用、海洋化學資源綜合利用、逐步實現‘零排放;萊州灣地下鹵水資源進行保護性開采,實現鹽溴聯產,綜合利用”。溴素類生產企業與鹽田用戶簽訂協議,提溴后鹵水進行鹽溴聯產,進一步曬鹽,達到綜合利用的要求。
記者在濱海經濟開發區環保局辦公室了解到,該區溴素廠基本上都已停產。
26日下午,濱海經濟開發區環保局袁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龍威集團溴素廠有環評但是未驗收。
然而,從胡(音)廠長提供的2005年環評報告中記者看到,該企業屬于溴鹽聯產項目,生產提溴后的鹵水排入鹽田,鹵庫一座占地2000平米,在企業的南側,未在環評中見到占地幾千畝的“鹵庫”。
胡(音)廠長告訴記者,就在記者在現場的前三天,環保局、管委會等一天一個部門都去檢查了一次。很顯然,從胡(音)廠長的話中不難聽出,當地環保等部門對龍威集團溴素廠目前生產情況都很清楚。
更值得一提的是,龍威集團齊(音)總表示,2005年的環評和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同,新的環評報告正在辦理中,目前沒有新的環評。
對于老的環評未驗收,新的環評未辦理好是否允許生產,生產是否涉嫌違法,濱海經濟開發區環保局袁同志表示,違法不違法不好說,但已經處罰了,不生產怎么檢測驗收呢。
濱海經濟開發區環保局袁姓工作人員拿出了一份6月22日執法處罰文件,處罰原因是,龍威集團溴素廠項目未辦理環評手續違法建設,處罰30萬元。
資料顯示,2018年5月3日,濰坊市環保局發布了濱海區開展溴素企業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的文章。其中顯示,隨著越來越多重點項目落戶濱海,大量溴鹽聯產配套鹽田被拆,提溴廢水的去向成為環保監管工作的重點、難點。近日,濱海區環境保護委員會以“全覆蓋、嚴執法、重實效”為總體要求,以溴素企業的廢水排放為切入點,在對部分手續不全溴素企業責令停產的基礎上,利用10天左右的時間,分2個組,組織環保、國土、園區、街道等部門聯合對轄區內的23家溴素生產企業的生產狀況、工藝、產量、鹵水酸化、外排pH指標,特別是鹽田配套面積及提溴廢水去向進行詳細檢查,確保符合“鹽溴聯產”配套,提溴后的鹵水必須全部用于原鹽曬制。對查出的問題,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治理;對問題嚴重的停產整頓。確保檢查不擺形式、不走過場。
而山東龍威集團溴素廠在未辦理環評手續和驗收的情況下,私自開工生產、涉嫌私設廢水管線“滲坑”排放,環保部門作為監管單位是不知道還是明知而不管呢?還是以罰代管? 對于5月份的檢查中提出的確保檢查不擺形式、不走過場是否一致?不得不讓人質疑。
更多堿式氯化鋁BAC生產廠家詳情點擊:http://www.quxianping.cn/